15894995217
当前位置:鄂尔多斯在线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本地消息

守护“母亲河” 幸福“几”字弯 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

2022-3-26 7:23:02

评论:0

浏览量:115

  山有百藏而不言,水润万物而不语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“母亲河”,默默滋润着华夏大地、哺育着中华儿女。鄂尔多斯地处黄河“几”字弯腹地,是全区黄河流经最长、全国黄河流经第二长的地市,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、使命光荣。在第三十届“世界水日”和第三十五届“中国水周”之际,回望2021年,全市水利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,求真务实、踔厉奋发,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“幸福河”。

  水资源利用效率更高。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1358立方米,水资源极度紧缺,我们坚持“四水四定”,珍惜和利用好每一滴水。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。积极开展全民节水行动,提高全民节水意识,推进县域节水达标型社会建设,提高工业农业用水效率。大力推动非常规水无害化、资源化管理,形成收集-净化-回用循环链,疏干水利用率达92%、中水利用率达86%,让废弃的水变成有用的水。千方百计保障水指标。在市内两期水权转让和盟市间一期水权转让工程基础上,又探索实施了拦沙换水试点工程,争取到黄河水指标2800万立方米,既保障了项目用水,又促进了水土流失治理。全面梳理闲置水指标,并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交易,将余量和存量盘活,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。

  河湖生态保护成效更好。在思想认识上对标对表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全力打造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“幸福河湖”。河湖长制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全区第一;同时,获得全国河湖长制先进工作者、先进集体、优秀河湖长称号,是全区唯一同时获得三项荣誉的盟市。在行动落实上紧跟紧随。全力推进河湖长制有名、有实、有能、有效,健全完善河湖长+检察长+警长“三长”协作、22个责任部门联动的治水格局,加强天上看、地面巡、现场查,利用“飞机+船舶+徒步”等方式和高分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,及时发现、迅速清理,累计巡河湖2.5万次,发现解决问题827个,清理河道内垃圾333万吨、违建4.1万平方米,河湖面貌明显改善。

  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更优。以“两大沙漠”“十大孔兑”治理为重点,一体推进治沙、拦沙、锁沙。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、治理目标。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针对分别占全市总面积48%的丘陵沟壑区、波状高原区和库布其沙漠、毛乌素沙地,积极探索总结鄂尔多斯治理模式,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度达50%,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,创造了绿色奇迹。坚持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。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机理和客观规律,落实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、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,全力推进黄河粗泥沙重要来源的入黄一级支流“十大孔兑”综合治理,努力将“十大孔兑”流域打造成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样板。

  水安全保障措施更实。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聚焦管住管好凌汛水、山洪水。坚持宣传教育、预案预演、预警预报、隐患排查为先,应急值守、物料储备、工程调度、系统治理同步,全面压实各级防汛责任,切实加大抢险资金投入,不断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,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,密切关注黄河险情,在全年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,保障了728公里黄河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围绕让农牧民喝好水、长受益。坚持工程建设提标,通过实施供水保障工程、维修养护工程等,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,全市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83.9%、自来水普及率达80.9%;坚持动态监测兜底,通过对供水薄弱地区和脱贫监测户、水质水量、季节性缺水等情况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完善风险防控台账,做到早发现早解决;坚持长效机制保障,全面落实“三个责任”和“三项制度”,建立应急供水机制、管水员队伍和水费收缴机制,形成“建得成、管得好、长受益”良性循环。

 作者:张存飞      来源:《鄂尔多斯日报》  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5894995217
  • Q Q: 555263104
  • 微信: zz
微信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鄂尔多斯在线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蒙ICP备19004581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鄂尔多斯在线信息系统(V2022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